第三百二十七章大反攻前的准备
中国远征军青年军五个师撤回曼德勒一线,新编第6军则是顺利攻占平满纳,中国远征军在东线将战线向南👤延伸至平满纳、垒固一带。
至此,中国远征军在东线彻底占据优势,除非日军从泰国境内迂回攻击腊戍,否则,在缅🛰☛⛫甸境内东面迂回攻击腊戍的道路全部中**队控制。
东线战场渐渐稳定下来,不知不觉间,日历已经翻到1943年1月了💑。
西线,日军攻击英帕尔的战役,进入相持阶段,日军虽暂时攻占帕尔西北的重镇科西马,但英军在斯利姆将军指挥下,顶住了日军的攻击,英帕尔始终🃕🗪掌握在英军手中。
植田谦吉大将深感缅甸局势的危机,日军⚝💘💇手中实际控🎄🎣💹制区域只有下克伦邦、勃固省、仰光省、伊洛瓦底省、若🐺🄽🃁开半岛(若开邦)、钦邦、马圭省、实皆省等地。
英军的💸🖬反攻虽被打回去☢🁁,日军占领了科西马,十余万日军(含印度伪军)围攻英帕🎒🐡🁘尔。原先见了日军就跑的英军,现在改变得完全陌生。
斯利姆将军接手英帕尔的防守任务,🄽在斯利姆将军指挥下,英军在战壕💑里、丛林里和日军展开艰苦的奋战。英军顽强的顶住了日军一次次凶猛的进攻,凭借印度储备的物资,英军源源不断的补充战争的消耗。
东线🛱☥,中**队成功占领平满纳、垒固,将战线向前推进一百余公里,封堵了从东缅甸边境迂回腊戍的道路。
日军各个师团急需补充兵员,兵器。植田大将看着墙上的缅甸地图,日军十个师团被拉成一条长蛇,沿着伊洛瓦底江从东往西铺开。兵力却是由西往东逐渐单薄,从兵力分布图看,日军的兵力🄺🂦👄部署非常像一个👼木柄手榴弹。👮
植田大将向军部补充兵员和兵器的要求,很快就得到回应。国内编练的新兵很快就补充到缅甸方面军,越南西贡的兵工厂将大量的火炮🎳🕉🇮和🖶🗅枪支运往缅甸,补齐了缅甸方面军急需的重型装备。
1943年1月初,日本的川崎公司拿出了新型坦克🎄🎣💹“奇托”的设计图,并生🖿产了三辆样车。
奇托重型坦克研制成功,是以反坦克作战为主要目的而设计的坦克。坦克战斗全重为30吨,乘员5人,车辆外廓尺寸加大。主要武器为1门75🝦🍘毫米坦克炮,并采用自动装弹机,弹药基数65发;并列机枪一挺,九七式车载重型机枪一挺,弹药基数3600发;发动机为1台294千瓦(400马力)的风冷柴油机;负重轮由6对增加到7对。车辆最大速度45公里/小时,最大行程250公里;侧面装甲厚度45,炮塔正面装甲厚度75,装甲最薄处8。
几乎在同时,铃木公司也在一式战车基础上改进了性能,称为三式战车。三式“奇努”中型坦克战斗全重增加到23.7吨,在一式坦克的基础上,换装了新式炮塔和75毫米坦克炮,取消了炮塔后部的机枪。炮塔上方一挺九七式重机枪,侧面装甲🝰35,炮塔正面🄄装甲厚度60,最大速度35公里/小时。
经过日军陆军部的检验,两款战车配备的新型战车炮在500米距离穿甲厚度130毫米,800米距离穿甲厚度为90毫米,🆤👡1000米距离穿甲厚度50(但因为达到人视力所及范围之外,故当时的坦克在这个距离的穿甲距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都得到日本陆军部的🏟🛕认可,奇托坦克被命名为四式坦克。于是,新式坦克的批量生产提上日程。
日本毕竟是一个资源紧缺的国家,大面积更换九七式中型战车,困难重重,于是,陆军部决定以四式🎚👨坦克为核心力量,计划在1944年6月以前,生产700辆。三式坦克虽然和美国的谢尔曼坦克相比装甲厚度较薄,但新型坦克炮的穿甲厚度对付谢尔曼坦克还是没有问题。计划🜭🅗在1944年月以前,三式坦克生产达到1500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