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奎,四十多岁,生得俊郎而颇有官相。由于出身贫寒,且二甲的名次靠前,便是直接被分配到都察院,现任户科给事中,官途可谓顺畅。
大明官员的腰杆子最硬,自然当属六科言官。他们哪怕身居正七品,但眼睛却是盯着朝廷大员,甚至连当朝首辅都敢于上疏弹劾。
朱奎进入官场,又是顺利地分配到都察院,亦是养成了强硬的作风。在林晧然没有回京之前,连徐渭都没怎么放在眼里,已然是京城戊午进士的领军人。
当下恩师遭受“不测”,他显得尤为活跃,却是四下走动并串联,拉拢在京的诸多同科跟着他一同上疏为老师求情。
朱奎自然不会将他们最有出息的同科忘记掉,坐着寒酸的马车来到顺天府衙,得知林晧然还在签押房办公,并没有理会衙差的阻拦,直接来到了签押房中,迈过房门槛便扯着嗓门道:“恩师蒙难,吾等为门生,当赴汤蹈火,尔愿共否?”
却不知是欺负林晧然过于年轻,还是他一贯如此的目中无人,强闯进来后,竟然还用那种高高在上的口气进行质问。
签押房内,灯火通明,七、八个人正忙碌地批阅着试卷,而身穿三品官服的林晧然亦是认真地审阅被举荐上来的试卷。
随着林晧然正式上任,顺天府的府试已然正式开始,这一项艰巨而又神圣的任务砸在了林晧然的肩上。
顺天府的考生不仅质量高,且人数亦不是雷州府和广州府所能比拟,今年参加府试的考生人数竟然达到一千余人,而从中选取一百名授予童生的功名。
在很多人的眼里,一个小小的童生自然啥都不是。只是对于这一千多名书生而言,却是他们进入官场必须拿到的关卡,有人为此熬白了头。
林晧然既是为了做好这一项工作,亦是为这帮学子打造一个公平的环境。他不仅兢兢业业地加班加点地阅卷,更是花重金请来多名幕僚,力争将这次府试做到公平公正选材。
正在忙碌的众人被突然进来的朱奎而受到惊扰,便是纷纷地抬头望去这位不速之客。只是看着一位身穿七品官服的官员竟然胆敢闯直接进来,且还如此大的口气,脸上不由得都流露出不解的表情。
“启禀府尹大人,是他直接闯进来的!”
外面亦是出现一阵脚步声,为首的两名衙差进来,看着朱奎并没有“行凶”,心里微微松了一大口气,便是进行解释道。
朱奎眉头微蹙,显得官威十足地对着两名衙差道:“本官造访,还需要通禀不成,下去!”
两名衙差扭头看着朱奎,发现这个人身穿七品官服,但能够拥有如此的官威,深知必属言官无疑,当即就灰溜溜地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