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狩宋最新章节!
自从王婉容当年提出痘疹与水蛊都是一种微生物的理论,之后陶蓝他们做出了高倍的显微镜,基本上就确定了导致瘟疫的外邪,总体上就是一种微生物,只是大小不同,可见不可见而已。
医学院还没有研究出一种检测病毒的试剂,也认为没有必要。因为在人体的血液和体液之内,也是一个微观世界,生活在里面的微生物很多。而这些微生物中,一部分是人体自己生产,用来传递营养物质,抵御外邪的。一部分就是外邪,因为人总要和外界接触,外邪一定会进入人体之内。
医学院认为只要抵御外邪的这部分能够胜过外邪就可以了,古籍中认为这就是卫气。卫气并不是自己就能够抵抗威胁的,还需要有身体各个器官提供的营养物质,这就是古籍中营气。
医学院认为一切的质量都应该从营卫二气入手,进行预防和质量。不管是扁鹊内经,还是伤寒杂病论,还是千金方等等都是基于这一点。只有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使用如何直接杀灭外邪的药物。
在治疗水蛊病的时候,利用血毒杀死血吸虫,在强化人体卫气和营气吸收残毒和积水,就是采用了先杀后调理的方法。只是就算是余老活着的时候,也是要看病人是否受得了,后续的调理也要进行清毒。
天花疫苗带给医生们的,还有一种以低毒来激活卫气,抵抗高毒的思维。
由于在显微镜下,医生们发现这些微生物死去一代,下一代总有一些变化,而且一直在变。有些毒性高,但是下一代甚至毒性还会降低。在还没有进行完的外邪种类统计的时候,只能让人们尽量多接触自然界,然后搞好民健身就能够以预防替代治疗。
卫生司就是基于这个理论而建立的。
卫生司和医学院把唐时太医院留下来的国各地医生医案案部弄了过来。这算是接过了隋炀帝当初要搞国流行病调查和药物调查的活继续做。
正因为医学院一直盯着伤寒病的发病病例,他们发现由于气候异常,一些明显症状相同的伤寒病,正在从北方向南方快速传播。这和几年前小水痘的流行非常相似。
渤海报出了小册子,小册子上按照地区,给出了不同地区预防伤寒的药方。根据的正式隋炀帝选编的《四海类聚方》。不过渤海提出了新的观点,那就是这些地方的药物,当地还是要进行研究和使用,因为它们在其它地方也许没有效果,但是在当地却可能是最早的药材。
隋朝的工作,后人不是没有总结,李冰在整理《黄帝内经》的时候,在后面补的几篇大论,就是试图用地方差异,来论证国疾病发病的规律。渤海这一次算是用最通俗的语言,再一次强调并认可了地区差异性。
凝阳书院,南方来的学子们一个个几乎都病倒了,虽然病情并不严重,但是单从发病几率上看,差异明显。
而渤海的学生,特别是那些小家伙们,一个个活蹦乱跳,什么事都没有。
当高继冲把目光投向那一百多孩子的时候,就发现了符金定的异常,她看着这些孩子,目光如水,充满的母性。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她最放松,也很乐意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心理阴暗”的战术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