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班长很快达成一致,不一会就自行分开了;
楚留香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迫击炮从前面那座上山打过来的可能性比较大;
因为迫击炮的炮弹在空中飞行的轨迹是一道弧线;
如果发射地与落地点在同一平面,或者说一样的海拔高度,那么炮弹发射出去是什么角度,炮弹落地就是什么角度;
如果发射地高于落地点,那么迫击炮炮弹轨迹就越与地面形成垂直关系;
楚留香见过指挥部被袭击之后的情景,而打在比赛场地的炮弹坑,他同样观察过;
所以在刚才分工的时候,他主动提出向山上寻找。
根据他的预想,敌人一次打了5发迫击炮炮弹,人数不会低于10人,让1号炊事班拿两支枪去,实在有些危险;
而洪军作为经验丰富的老战士,如何判断不出迫击炮发射位置呢?
他只是想,敌人发射完以后,肯定会紧急撤退,向山下逃窜。
当楚留香提出1号炊事班往山下追击的时候,也正合洪军的心意。
两位炊事班班长在相同的准确判断之下,做出不同的行动计划,可以说他们之间没有谁对谁错;
都是基于敌人最可能的行为做出的判断,如果要不是对方炊事班的存在,两位炊事班班长一定会将自己的炊事班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上山,一部分下山;
大大的月亮依然挂在天上,即使月亮已经尽自己最大能力,将月光的亮度放到最大,但对于身处在大山茫茫森林里的战士们,依然帮助不大。
楚留香一边向判断地区移动,一边预估着敌人可能的行动方向与速度;
并通过这种预判,不断调整自己的行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