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往凤鸣洲的航道越热闹越好,这就是你们海事局的职责所在。须知华夏好比一巨人,而道路,便是巨人体内的血管。”
“只有血管不断往来输送,凤鸣洲才能算是我华夏身体之一部分。此事,是重中之重。”
“是,弟子谨记。”杨士奇躬身应是,眼中已有熊熊斗志。赋闲许久,终到了能一展宏图之时。
交代完该交代的,朱肃便准备上马车先行入宫,将今日之事报奏老朱。临上马车之时,他无意间瞥见,有几个身穿奇装异服之西夷,正不断向他这里挤着,嘴里似乎还叽里咕噜的正在说着什么。
“殿下,是否要让那些西夷……”杨士奇问道。此时这些西夷想要靠过来,必是想寻朱肃这个最大的海事派索要出海勘合一事。
“不必,走罢。且晾着他们。”朱肃道。
杨士奇一怔,身为新学一门在海事局中的喉舌,他也已经知道了朱肃和刘伯温对西夷“堵不如疏”的策略。也正因如此,他才奇怪朱肃为何会选择晾着这些西夷。照理来说,不是应当顺势召来,准予他们跟随大明船只出航吗?
“得来容易,便不会珍惜。就算已经决定让这些人占凤鸣洲的便宜,但在此之前,还需让他们先放够血。”朱肃在马车中道。“士奇,谨记,一切皆以国家利益为要。多敲这些夷人一些,国库也就多少能丰盈些。”
“……是。”杨士奇恭声道。他意识到自己确实还是过于仁善了,还觉得大明乃是礼仪之邦,不该苛待这些蛮夷。
大明自然是礼仪之邦,但礼仪之邦,也不可以有德而无威。这些西夷把主意打到了大明的凤鸣洲头上,自是该让他们多吃些苦头……
……
“那玉米,竟真产了近四百斤?”宫中,正在审阅朝廷报纸的老朱听到了朱肃的回禀,破天荒的将手上看到一半的报纸给放了下来。“好东西!真是好东西!咱本以为他不是神种,最多也就和稻谷之类的无二。”
“这真是意外之喜!玉米如此,那土豆能产几何?咱真是越来越期待了。”
“第二次前往凤鸣洲的船只已经准备完毕,这几日,铁铉都在龙江船厂之中整备船只。”朱肃道。“张赫亦已征兆了不少的闽地子弟。闽地穷山恶水,唯有大海可予取予求,是以自古以来闽地百姓,便有靠海吃海的传统。”
“这些人多秉性坚韧,不畏艰险,正是出海探险、开拓未知之地的不二人选。张赫足足征兆了两千闽地子弟,足够我大明再在凤鸣洲开辟几座城池,并向凤鸣洲内部展开探险了。这一次将土豆带回大明的可能性,会更大许多。”
“好!好!”老朱龙颜大悦。“带回神种,咱这心里的大石头就算放下了一半……只要大明百姓们有了粮食,日后就不虞再被那关外蛮夷乘虚而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