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肃有些泄气的放下了卷宗。其实他也觉得这个猜测确实有些扯淡。即便吕家真因为险些入选侧妃而有了非分之想,那么他们如今最迫切的难题,也应该是如何重新被选为侧妃。其间,还要能确保斗倒常氏,确保生下嫡子,确保能上位正妃……中间相隔的步骤实在太多了,相较起来,谋算朱雄英在现阶段,压根无法获得任何的好处。
杀害太孙要冒的风险太大了,为了一个暂时还没有影子的好处,去冒这样的风险,无论怎么想都不值当。
“你啊,只因知道那些不为人知的后世记载,便对吕家产生了怀疑……却未想过如今的吕家还不是皇亲国戚,也并无祸乱朝纲之举……单凭心中臆测便欲加之罪,那岂不成了莫须有?”马皇后劝诫朱肃道。
“便是想肃清危险,也该循序渐进,断不可殃及无辜。这世间诸事,本不就该是按部就班?哪有凭这臆测就能直接寻到关键,一蹴而就的。若是犯了心急的毛病,走了邪道,日后必是要遭反噬的。”
“您说的是。”朱肃并未辩驳,他知道马皇后的劝诫十分有道理。只是心中的那一点违和的疑虑,仍旧是挥之不去。
“一蹴而就……吗。”
……
在马皇后的特意劝诫之下,老朱终究没有对与孔希学联络过的所有人全都大开杀戒。不过其实这些人也早已处理了大半,他们大都与孔希学有过联络,是隐藏在朝中的旧学官僚。
这些人多是元庭旧属,在空印案后侥幸存得性命,大都谨小慎微。这一次受孔希学煽动,以为是扳倒新学的最好时机,故而大都站出来背水一战。却未想到朱肃与戴思恭竟治好了天花,将他们最大的仰仗消灭于无形。最终被暴怒的老朱一网打尽。
历史上的老朱拔除这些毒瘤之后,因文人牵连甚广,论起来不是师生就是同年,治国又离不开文人,并无其他能替补犯官所留下的空缺的法子。因此虽是杀了一茬又一茬,肃贪等效果却收效甚微,其活着时候还好,待其一死大明文人复又奢靡贪污、排挤武人。甚至由于天下的喉舌都掌握在这些文人手中,文人们又彼此兔死狐悲,到得最后,一心要给大明天下杀出一片清明世界的老朱,竟被文人们暗自冠上了暴君之名。
而现下不会了,在诛灭了顽固的朝中旧学势力之后,朱标的科举改制已是势不可挡。那些旧官僚所空缺出来的位置,注定会有行事更为腾勃、志向更为远大的新学文士填补。大明的朝堂,很快焕然一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