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梁在宁夏镇,原本其实并不乐意的,还想着回去,去顺义王府爬床呢。
能当上门女婿躺平,谁愿意去战场拼死拼活呢。
特别是李成梁出征以来靠的都是辽东铁岭李家族人。
这些人见识了三娘子率领百姓种植黑麦,挖煤、养羊、羊毛纺织逐渐挣钱后,一个个早就想落袋为安,留在河套发大财了。
族长去顺义王府卖屁股就能让大家发大财,一个个心动不已,全都来劝李成梁。
李成梁一开始还是相当心动的,只是想着带着家人多立军功,回河套后好置办田产。
但拖了大半年,各种写信无人回复后,敏感的李成梁也明白了,上面不太可能让其回去跟三娘子爬床了。特别是后面马芳移镇宁夏卫,彻底断了其回河套过日子的退路。
马芳这人,李成梁倒不看在眼里,但马芳的儿子马林是自己大儿子李如松的幼军同学。与李如松不同,马林还是回到了马芳的旁边辅佐军务,这导致马芳在漠北连战连胜,大半年时间,大小战役,连胜八十七场从无败绩,斩首更是李成梁的两倍有余。
这种对比,反而激发了李成梁的凶性。遣散了一些实在想去过安稳日子的老亲戚。收纳了肃王府的精锐护卫四百人,率领着自己四个儿子,李如柏、李如桢、李如樟、李如梅、李如梓经常出镇扫荡西域。彻底赶走了甘肃附近一带的绰罗斯部后,连早就废弃的沙洲卫与安定卫都恢复了起来。他四个儿子正好一人一个,再留两个小儿子在身边。
这关西七卫洪武永乐时期也就是个羁縻统治而已,前些年朝廷打败了满速儿,还不是也只是个羁縻而已。李成梁这下是一口气把其中两个近的给实际统治了。
想到自己儿子多,等过几年还可以把李如柏、李如桢、李如樟、李如梅、李如梓都送去幼军镀金,还有他兄弟李成材、李成实、李成林三人,又有大小十几个侄子,一百多个新收的干儿子。要是都成了幼军,就真的与国同休了。
马芳也就是借着他儿子马林的帮助逞一时威风。就这么一个独苗儿子的马芳,再怎么折腾也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也不知道这人折腾个什么劲。眼下这个大儿子李如松不在身边的亏,忍忍也就过去了。
想到这些,李成梁近来脾气也恢复了一些,也把自己的妻子从铁岭接了过来。打算干脆就在宁夏镇安家,学者三娘子置办产业。有什么不会的,就让自己的子侄带信去请教。
整个西北,在三娘子与李成梁两大商业大才得操作下一时间也是风生水起,不说都是塞上江南,却也实打实吸引了好些宣府大同乃至陕西陕西的农民过来耕种。
整个西北,由于藩王众多,加上元末战乱,导致自耕农与享有永佃权的百姓比例特别的高。但这玩意,纯属有坑。自耕农与外地永佃权百姓,没有士绅的庇护,也没有就近的直属王府的庇护,完全不能应付官府的各种火耗、加派、盘剥,好些干脆扔掉土地,趁着家里有些余粮,拖家带口来投奔三娘子和李成梁李将军了。大家都是明白人,不是背靠权力,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就算有也是保不住的,反而招来祸患。朝廷的流官从来都是想一出是一出的,连个可持续竭泽而渔的顾忌都不会有。反而指责西北多悍匪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