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祥点头说:“当初在东京做官的时候,我就已经简单摸查过。北宋的东京周边土地,经历了校猎、耕种、园圃三个时期。”
朱铭乖乖聆听,并没有插话打断。
朱国祥详细说道:“北宋开国之初,属于校猎时代。当时地广人稀,东京城周边可以随便打猎,到处都是荒芜的山林和平地。那时招募流民开垦,农业非常粗放,以生产主粮、杂粮为主。”
“澶渊之盟后朝廷加大力度安置开荒。仅过了二三十年,东京周边的荒地越来越少,皇帝校猎都找不到空地进行。每次进行大规模军队检阅,还得免除京畿田赋,因为会踩伤农作物。东京周边的中小地主,也是那时大量产生的。”
“为什么说东京周边数十里内,土地兼并不太严重呢?因为随着城市繁荣,城郊农业很快进入园圃时代。东京水运四通八达,主粮可以对外购买,城郊农民纷纷转向花卉、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这些作物附加值较高,而且种出来就能卖掉,只要不遇到天灾绝收,农民破产的情况非常少。”
“而城郊农民不断生育子女,子女不断分家析产,导致田产分得更细碎。就算兼并出规模更大的地主,也很快又分家了。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让单位土地可养更多农民,东京城郊大概是全国小农经济最繁荣发达的地方。”
“就没有大族去染指城郊土地?”朱铭问道。
朱国祥说:“当然有,但做起来很困难,而且影响特别不好。北宋皇帝给勋贵宗亲赐田,也会特意绕开城郊,挑几十里外的田产赐出。反而是杨戬和李彦这两个太监,行事毫无顾忌,括了不少近郊园圃作为皇庄。”
“那平时常说的京郊土地兼并是怎么回事?”朱铭好奇道。
“那是宋初的官方屯田,还有专门的厢军做屯田兵,”朱国祥说,“这些屯田已被勋贵占为私田,屯田厢军早已沦为佃户。什么借口都不用找,直接没收了就是,他们肯定拿不出田契,全部分给本地耕种的佃户。那些土地在宋初皆荒芜,本就是佃户们的祖宗开垦出来的。”
朱铭拍手道:“这样多管齐下,整个京畿路的土地兼并问题就解决了!”
在京郊括田确实很麻烦,宋神宗想在城南搞一千亩地,甚至专门让礼部出面寻找借口。
礼部官员们寻章摘句,最后在《国语》找到相关内容:“王耕一坺,庶人终于千亩,廪于籍东南,钟而藏之。”
还得先建一个先农坛,再设立神仓,安排专门的官员和士兵,这样才终于搞出千亩皇庄,原有农民全部成了皇庄里的佃户。这些土地,基本用来种蔬菜瓜果,直接供应给皇宫里的贵人。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东京城郊还出现不同种类的经济带。
西郊环境优美,多种水果和花卉,是城里人游玩踏青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