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提学摇头道:“蜀学见解,吾只认其经世、治史、情本之论。至于纵横权变、三教合一,未免太过偏颇。”
朱铭终于彻底搞懂了,为啥陆提学主张做实事,却又间歇性发神经,原来是受到苏轼的影响。
心、性、情、命,这是宋人热衷讨论的话题。
蜀学突出一个情字,即所谓“情本论”,接近于庄子的自然主义性命观,以及……禅。
这本来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再加上纵横术,就显得过于轻浮了。
一个儒学流派,吸收糅合佛道与纵横术,听起来就感觉古怪得很。朱熹的点评最为形象,说三苏父子“早拾苏张之余绪,晚醉佛老之糟粕”。
然而在北宋后期,民间影响力最大的,既不是王安石的新学,也不是二程的洛学,恰恰是以三苏为首的蜀学!
因为蜀学士子文章写得好,传播范围极广,且情本论易于被年轻人接受。
就连陆提学这个主张做事的,都被情本论给带歪了。
“罢了,喝酒!”
陆提学突然有些意兴萧索。
大家都没搞明白,刚才还挺高兴的,怎么突然就变脸了。
可能,又在发神经吧。
陆提学却是想到了朝堂时局,他与族弟皆为新党,可蔡京的许多做法,就连新党也看不惯。
他的族叔陆佃,是王安石的亲传弟子!
而朱铭刚才抄的那首诗,原作者正是他的族侄陆游……可能,今后还会继续抄,谁让陆游还没出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