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森没有在坚持,实际上如果戏过头那就会穿帮了。不过他继续与徐锡麟分工协作,王之徽的工作让杨洪森很满意,那些农村的流民在岳王会领导下,展开的‘农村运动’越来越受到恩铭关注,根据报告有人已经喊出暴动的口号,恩铭很清楚他必须缓解省内的矛盾,百姓不可怕,但是一大群被煽动起来的百姓将是非常可怕的。可是,地方的县官对‘农村运动’中的百姓束手无策。
杨洪森所作所为对革命起义的确起到了一些有益作用,但这远远不够。
恩铭将巡防营调出城,驻扎在“农村运动”较频繁的地区协调巡警进行弹压,而杨洪森自己弄巧成拙,结果被恩铭一起调出了城,错失参加这场伟大革命的机会。
这次起义行动杨洪森经过细致的研究,起义成功的关键在于,发动后是否能迅速拿下军械局,其次新军、江防营是否能依约协同起义,最后就是歼灭安庆城内的清军,夺取安庆的控制权。
为了留下巡抚营徐利贞部这五百来号,杨洪森使用一点小小的手段,在起义的前一天,徐利贞部五百来号兄弟突然集体出现不同程度的‘食物中毒现象’,杨洪森进行立案调查,并将其定性为‘刺杀事件’,有近五十多人在当天被抓了起来。
在安庆城内这边原定于28日巡警学堂毕业当天发动起义,把恩铭等一班人解决了,但是主角恩铭因要参加幕僚令堂的寿宴,遂将时间提前至26日,这完全打乱了徐锡麟早已与秋瑾约好在5月28日皖、浙两省同时起事的原定计划,徐锡麟却来不及通知秋瑾,也来不及通知安庆外围以及更远的各县的同志。不过时机不可失,徐锡麟决定孤注一掷。
25日夜,起义的三大领导人徐锡麟、陈伯平、吴宗汉,三人起草了《光复告示》,号光复军。
26日上午9时,巡警学堂彩旗员收拢住。而一直相处不善顾松,在学员中大呼“抓拿反贼”,一些意志不坚定当下便脱离了革命的队伍。
徐锡麟见顾松在那里操事,便停止装弹,抽刀砍翻顾松,马宗汉跟上枪射,终将其击毙,接着徐锡麟对学生大呼:“巡抚、顾松已为我所杀,我们快去占领军械所,从我革命!”徐锡麟、陈伯平、马宗汉遂率领部分学员向安庆城西军械所进发。
这边几个缓过神来的清廷官员也快速行动起来,蕃司冯煦下令关城门,急调城门营、巡捕营以及巡警参加镇压。徐锡麟安排与城外新军联络员被城防营拦住,激战中败退,光复军自此无法与新军、甚至江防营联络。当然最糟糕的还不是这个,光复军这边在关键时刻又出差子了。
原计划负责在军械库接应的是周家煜,这个老几在看到城防营和巡警频繁调动后,带着钥匙开溜了。只留下徐锡麟等人望门心叹,这弹药取不出来,这下人心大乱,好在徐锡麟在平时素有威望,暂时稳定了军心,但是悲观情绪已经萌生,又有不少学员趁机开溜而去。
这边光复军忙着撬军械局大门,清军那边却忙着动员城防营镇压,巡警还好说一点,他们听上面的,各段来援的巡警有三、四百人,但是他们大多数拿的都是木棒,此刻能压住光复军的只有城防营,他们人多枪多,但是却不愿意打,只是远远的看着光复军撬军械所的门,大有光复军一旦成事,他们入伙的架式。冯煦这时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先从藩库取出银两给城防营阵前发薪,连续发了半年的薪俸加全额津贴后这些老爷兵终于开始行动起来了。
如果这些老爷兵早一点动手,估计徐锡麟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但浪费大半天的时间再动手良机已失。
在城内负责南段巡警局事务的邵仪接以受到上奉的命令要求镇压叛乱,邵仪也是个滑头,外面情况不明,他内心犹豫不决,就在这个时候王之徽挺身而出要求带领兄弟平叛,邵仪顺水推舟当即委以重任,至于那些巡警去,那些不去,苦恼的邵仪最后决定通过抽签决定。王之徽心急如焚那里还能等到他抽完签,拔枪向城西军械所而去。在邵仪看为这王之徽属于那种想升官不要拿的主,可是他并不知道王之徽也是革命党。
带着两捆炸药的王之徽突然在徐锡麟面前出现的时候,再次了点燃了革命者心中的希望之火。
‘轰’的一声闷响,军械所的大门被炸了一个大洞,光复军一涌而入补充各种武器弹药,陈伯平还命人从库房内搬出快炮一门,光复军这边一时声威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