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云,你在金华为官多久了?”
“我从最早的捕快做起,直到今日,已经快十年了。”
“十年,不算短了,你在官场时日已久,难道你不觉得你弟弟之言,并非是无稽之谈吗?当今的蒙古,眼下的朝廷,的确有不少现状和胡风所言一致。”
胡云愣住,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就连宋承祖也是一愣,不知我为何如此说道。
片刻后,胡云开口说道:“公子,如果是在以前,我的确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十年来,我越来越为我朝担心,甚至对于朝廷的未来我也是深感失望。不过,自今年科举后,我的想法彻底变了,因为我看到了希望。”
“啊,你去参加科举了?”随即我便自我否定,“这不可能,哪有官员会去参加科考的,何况胡云要是参加了科考,自然会认出我的。”
“公子,不瞒您说,这次咸淳科举红榜进士中有一位是我的朋友,我的朋友说他这次进京科考最大的收获不是他能高中红榜,而是从当今皇上的训示中看到了我朝的希望,对此我深有同感,也十分认可。”胡云有些兴奋道,“公子有所不知,参加过这次科考的学子们将皇上在贡院的训示归纳为一诗一句一对联,从中大家都看到了我朝的希望。”
“什么是一诗一句一对联?”我自己倒是糊涂了。
“公子,这一诗是指皇上在贡院里赠给考生们的一首诗,是这样说的,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令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一句呢,是指皇上对于考生们的期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一对联则是指皇上对于中榜者以后为官时的要求,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养牲畜,横批是为官之道。我也正是从这里面看出了希望,当今皇上如此睿智,可比汉唐之明君,我相信皇上一定能够带领我们振兴华夏山河的。”
我没想到我在贡院的训示竟然会带来这样的效果,这一下轮到我愣住了。我连忙喝了口茶,缓缓神道:“原来如此。胡云,这些日子中,除了胡风,你还接触过哪些人?”
胡云想了想道:“就只有三个守卫和一个送饭的,这个送饭的被守卫叫做何管家,听口音是本地人,那三名守卫似乎不像金华本地人。”
我“恩”了一声道:“何管家是何家庄的管家何东福。”
“何家庄?此事还和何家庄有关系吗?”
我道:“这个目前还不好说,我猜测也许只是何东福的个人行为吧。胡云,你再想想,还有没有什么线索?”
“对了,公子,那黑衣人和胡风说话时,提到过赤松山上的宝积观。”
“宝积观?那一定是为了赤松贴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