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〇八章不是时候
就在安毅与罗斯福展开会谈的时候,欧洲局势发生了新的变化。
法国败战后,德国加紧了与英国争夺大西洋海上通道的战争,情况随即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德国海军和空军,掌握了对英国商船队胜利作战的最有利的战略条件,德国潜艇不必从黑尔戈兰湾远航到敌人的海上交通线,而过去这样做要耗费大量的油料,并缩小潜艇的作战半径。
由于德国潜艇不用向南或者是由北迂回不列颠群岛,因此它们就能在作战区域停留长得多的时间,其出击的航线,已经由1500海里缩短到500海里,给盟军的海上交通,造成了巨大的麻烦。
随着南华的七十多艘潜艇进入德国海军服役,同时在战争的头一年里,德国又有五十艘潜艇服役,局势逐步向着有利于德国的方向倾斜。
德国的潜艇群,除了具有海上战略的有利态势外,对付护航运输队的战术也在不断完善,这种战术,把以前对付单艘舰艇所用的战术,降到了次要地位。现在,如果一艘潜艇发现了护航运输队,就向其他舰艇发出召唤,并在所有赶来的潜艇编组队形实施联合攻击之前,对护航队进行监视。
如果护航运输队进入远程轰炸机的活动半径,还要召唤远程轰炸机进行攻击。由于采用了正确的战术,盟军的护航运输队的损失迅速增大,引起了英国人的严重不安。
德国的潜艇行动并不是孤立的,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水面舰艇的配合,对水面舰艇来说,挪威和法国新基地的位置恰当,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潜艇可以从这些基地十分迅速、隐蔽地进入大洋。如果英军空中侦察机没有发现它们由基地出航,那么,英国海军要费很大气力才能发现并制止其进一步的行动。
去年德国进攻法国期间,五艘辅助巡洋舰驶离德国港口,开始在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游弋,进行破袭战。到不列颠空战发起,已击沉38艘舰船,总吨位达25.5万吨。至十月底,袖珍战列舰“舍尔海军上将”号出海担任袭击任务,起先在北大西洋攻击一支护航运输队,击沉七艘舰只,接着南下南大西洋,短短的五个月时间,已经击沉和截获英国船只或英国人租用的船只,总吨位达12.7万吨。
去年的12月26日,德国海军重巡洋舰“希佩尔”号,在亚速尔群岛以东遇上英国没有护航的十九艘船只,击沉了其中七艘,剩下的船只利用浓雾逃走了。到去年年底,英国人悲哀地承认,他们自己和从盟国及中立国租用的船只,已有784艘被击沉,总吨位高达380万吨,对英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不列颠之战,纳粹不断的空中和海上袭击,给英国带来了悲惨的后果。英国的南部城市,全部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农田和水利设施,也损失殆尽,导致工农业生产破坏殆尽,粮食出现严重缺口,英国不得不实行配给制,才能勉强坚持下去。
尤为严重的是,德国航空兵的轰炸,潜艇和鱼雷艇的威胁,使得英国南海岸及东海岸的所有港口,其中包括特别发达的伦敦港,均成为一片废墟,海运基本中断。爱尔兰保持中立,不能提供港口供英国人使用,所以他们只能利用克莱德河与默西河的两河口的爱尔兰海诸港,这样,当船只由大洋驶进,并由北绕过爱尔兰时,便不可避免地聚集在一起,从而为德军潜艇和飞机完成袭击任务大开方便之门。许多港口的负担,已大大超过其吞吐能力,这就使得聚集于此的船只不及卸载,造成港口阻塞。
况且,英国历史上交通最为发达的其实是南部和东部,现在那里都无法使用了,而中部及北部的运输能力却不够大,不能迅速将卸载的物资运出去。到去年十月,利物浦港和布里斯托尔港船只的卸载周期延长了一倍,卸载不够快,护航运输队的航行又较慢,有时还要绕远路,这些都大大延长了船只的周转期限,现有吨位得不到充分利用。以油料为例,从北美进口的燃油缩减到总需要量的一半,情况极为吃紧。
今年伊始,狂风暴雨的袭击突然加剧,来自大西洋的威胁,越来越严重。
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丘吉尔说:“战斗可胜可负,冒险可成可败,领土可得可失,但是支配我们的全部力量,使我们能够进行战争,甚至得以生存下去的关键问题,就是我们控制自己的远洋航线以及使我们的船只得以自由驶进并出入我们的港口。”
现在的德国,控制着北起挪威马格品岛,南至比利牛斯山脉的欧洲海岸线,被称为“狼群”的潜艇十分活跃,能够从这条漫长的海岸线的任何港口或海湾出击,摧毁英国海上运输的粮食、军人和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