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中,l-1战斗机由木质结构为主。以塑料进行填充和连接,是一种单座单发的螺旋桨战斗机,其最大特色是前缘襟翼构造,使用后三点式收放式起落架,配三叶式螺旋桨和气泡式座舱,采用外露的无线电天线。l-1战斗机的星型十六缸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500马力,最大速度680公里/小时,航程900公里,实用升限1万米,武装为两门23机炮以及四枚82火箭弹。
“相对l-1而言,l-2战斗机算得上是一款多功能战斗机!它采用了钢管骨架和全机身金属蒙皮,再配合铝合金机翼,结构极为坚固,战场生存率高,并在维持性能的条件下,能够把生产和维修所需要的人手和资源压到最低,并把1500马力的发动机和气动力设计发挥到极致。据我所知,这款飞机最高速度突破了700公里/小时,航程1500公里,实用升限11000米,武备包括一门37毫米机炮和两门12.7毫米口径的航空机枪,飞行性能与我们装备的a-28i型和a-29h型战斗机相近,听说苏联空军亲切地把它称为‘坦克开罐器’!”
安毅听得津津有味,没想到这位女工知识面如此广泛,一时间兴趣大增。
程爽继续侃侃而谈:“pb1为三座轻轰炸机,呈下单翼双发双垂直尾翼布局,全金属结构,使用三叶式螺旋桨,可以兼用做俯冲轰炸机。它采用两部1500马力发动机,最大速度可达655公里/小时,最大升限12000米,在加挂副油箱的情况下可航行3000公里,可载弹4000公斤,装甲较厚,有五挺12.7毫米机枪自卫,其中后座机枪由通信员兼用机枪手。
“pb2轰炸机是双发中型轰炸机,乘员四人,装备两部2000马力风冷发动机,最大飞行高度11000米,最大速度600公里/小时,最大航程2800公里,最大载弹量5000公斤,主要武器为两门23毫米口径机炮和三挺12.7毫米口径机枪,外加4000公斤炸弹。可同时执行对空和对地作战任务,威力极为巨大!”
安毅笑眯眯地问道:“这些战机听起来都很优秀。我们空军已经装备了吗?”
程爽愣了一下,随即摇摇头。显然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她的业务范畴。
陪同参观的总后勤部副部长张扬中将赶忙接过话头:
“目前我们的a-28i型和a-29h型战斗机已经基本兼具了这些援苏战斗机和轰炸机的特点。而我们最新的喷气式战斗机和轰炸机的性能,已经不是这种螺旋桨飞机所能比拟!所以没有装备部队!但如果未来战争需要的话,我们随时可以武装成千上万这种飞机!”
安毅“哦”了一声,忽然想起离开长安前,和丁墨兰独处时她介绍的b-7喷气式轰炸机的研发资料。
早在三十年代末期喷气式战斗机研发的同时,航空研究中心也对喷气式轰炸机研究进行了立项。最初项目组提出的方案是在b-4轰炸机上换装四部喷气式发动机。其他方面不做改动,但事实证明这种方法非常错误,连续两次实验都出现重大事故,好在没有人员伤亡。
随着喷气式战斗机的研究获得突破。喷气式轰炸机吸取了经验教训,沿用了战斗机的机翼35度后掠角设计,并首次提出由六部喷气发动机对机体进行驱动。四一年二月,首架b-7喷气式轰炸机首飞成功,并在去年八月的一次飞行试验中,创造了三小时四十五分飞行三千八百公里的轰炸机飞行纪录,平均速度980公里/小时,这比起当时最快的螺旋桨战斗机的速度还要快上两百公里/小时,这也就意味着由这种轰炸机执行轰炸任务时,对方的战斗机根本无法进行拦截。
经过长达四年的不断研究和完善。b-7轰炸机基本寻找不出什么毛病,已经正式列入了总后勤部的采购清单,预计明年一月部分飞行中队就会换装这种新型喷气式轰炸机。
安毅看过总后勤部递交的较为详细的数据:b-7的最大飞行速度980公里/小时(高度五千米),巡航速度800公里/小时,实用升限14000米,最大航程7000公里,最大起飞重量97800公斤。其武备系统包括两门23毫米航炮,可载各种普通航弹和原子弹,最大载弹量10000公斤。
有了这种先进的喷气式轰炸机。难怪安家军的后勤部门看不上援苏的这些螺旋桨战机了。
中亚战区后勤部长高明德少将补充道:“目前,基本上我们在乌拉尔、西伯利亚和中亚的飞机制造厂,都在生产援苏战机,月总产量高达6000架。这些援苏机型,基本上由我们航空研究中心的前苏联专家设计,比如pb2轰炸机就是由前远东共和国的航空动力专家安德列.图波列夫带领的工作团队研发的,但由于性能和我们装备的主力机型有一定差距,更比上我们的喷气式战斗机和轰炸机,所以只能全部用于对苏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