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针线活计上,一家人集体选择回避,最好用现成的。用的久了,居然觉得竹篮也不错。

    林婉婉:“待会我去绣庄,书包手绢一起做了。”

    祝明月:“今天过节,绣庄未必开门。”忽的想到,“以前给我们缝四件套的何绣娘不错,直接找她做,免了绣庄抽成。”

    何绣娘不是绣庄的正式雇工,关系相当于外包合作。绣庄接到活计外包给绣娘,并从中抽成。

    当初以为何绣娘三十多,实际不过二十五岁,只比几人大三岁,全身上下唯一与年龄相衬的只有一双手。

    她是绣娘,必须保养好双手。

    林婉婉感慨,“她大女儿都十岁了。”照长安的规矩,再过几年就能嫁人,真是岁月催人老。

    不出意外,何绣娘大约能在三十岁当上祖母。而照他们三人原本的轨迹,三十岁大概是乐此不疲的过儿童节,大喊自己还是一个宝宝。

    祝明月选择何绣娘原因很简单,第一活计好,第二脾气好。

    尤其第二点,他们相当于甲方,私人订制的东西有诸多意见是肯定的,反复修改也是不可避免的。换个脾气不好的来,当场吵起来或者阳奉阴违只会平添劳碌。

    捧着钱去挨骂的冤大头谁爱做谁做。

    勉强算一个优势。何绣娘其实是一个小团队,长女已经会绣花,二女儿也会缝线。

    上次能快速完成家里的针线活计,也是因为母女三个一起上。

    这时候使用童工不是剥削,而是真的做慈善,至少在他们手底下。

    绣庄不缺一件活计,但对何绣娘家很重要。

    不给中间商赚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