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惠王听后当即下令,派公孙衍出使齐国,面见齐王,约定一同出兵伐赵。
临走时,魏惠王又让公孙衍带上送给齐威王的礼物,一颗晶莹剔透的大明珠。
没错,这颗珍珠颇有来头,当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相王,魏惠王引以为豪的宝贝就是十颗珍珠。每一颗直径都超过一寸,在夜晚可以发光,能够照亮十二乘车子的大珍珠。
这就是其中的一颗珍珠,静静地放在一个精美的匣子当中。。
对魏惠王此举,魏申颇有感触,心中也非常振奋。因为这说明在魏惠王心中,人才的重要性已经远远超过珍珠了。这对于魏国,绝对是好事。
魏申则开始在国内整置军备,开始做战前动员和军械物资等工作。
很快,公孙衍从齐国回来,带回来魏申最想要的消息:齐威王愉快的收下了魏慧王的礼物,同意了魏国和齐国的结盟,齐魏两国情报共享,联合出兵伐赵,到时候分赃······不,不是分赃,是利益均分。
公元前325年,齐国和魏国同时出兵伐赵。齐国由田盼为大将,魏国以公孙衍为大将,各自率兵五万,两军会合后,以田盼为总指挥,总领联军军事,开始向赵国发起猛烈进攻。
对此,魏申心中对公孙衍非常佩服,深感此战必胜。
首先,这一战选定的时机非常好,去年六国伐赵,不符合春秋时期“礼不伐丧”的战争礼仪,还有点以大欺小的意味。其次,当时因为赵肃侯去世,反而促使赵国上下面对外敌团结一心,并且有着哀兵必胜、殊死一搏的决心。最后则是各国诸侯表面联合,其实内心各自为战,一盘散沙,根本形不成有效的战斗力。
所以去年的伐赵联军注定不会成功,结果无功而返。
而公孙衍这次倡导的齐魏伐赵,看似只有两国,但是却有许多有利的因素。
一个是伐赵的时机选得好,现在的赵国已不再是赵肃侯新丧,举国哀痛,上下一心的时候了。没有了外来的威胁,赵国上下紧绷的那根弦已经放下了。俗话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赵国现在正处于少年赵武灵王对国家的整合状态,公子贵族们都在考虑自己的切身利益。
二是别看只有齐国和魏国两个国家联合,战斗力却不小。看似出兵的国家少了,但是齐魏两国都是强国,现在目标一致,利益明确,两军之间没有勾心斗角,联合作战的效率很高,绝对有着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三是,齐魏两军的将领都是非常出色的战国名将。说起这田盼来,也是大有来头。当年在徐州相王时,齐威王与魏惠王“论宝”就提到过他。齐威王当时是这样说的:“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於河。”其中这个“盼子”就是指的大将田盼。在马陵之战后,随着孙膑退隐、田忌逃亡之后,齐国拿得出手的将领寥寥可数。而就在这个时候,田盼脱颖而出,为齐国东奔西杀,屡立战功,尤其是在对楚国的战争中表现可圈可点,可称得上是齐国独当一面的大将了。
这个时候,就不得不说到公孙衍的高智商和高情商了,两国联军的总指挥的人选,在齐国时,公孙衍就主动提出以田盼为首,也就是让田盼做总指挥,而自己甘愿做副手,屈居田盼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