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大营中,孙膑不时的派出一队队的斥候。
一个斥候匆匆报告:“魏国军队已经过了沙鹿山,并且不分昼夜,兼程行军。”
孙膑听后,屈起手指,仔细计算起来。
良久,孙膑睁开眼睛。对田忌说道:“魏国军队舍弃辎重,兼程而进,这样在太阳落山时,一定会赶到马陵道(今河南范县西南)。”
马陵道位于鄄邑北60华里处,处于两山中间,不仅沟深林密,而且道路曲折,十分适于设伏。
孙膑曾经实地考察过马陵道的地形,知道这里的树木丛密,十分利于伏兵藏身。
孙膑和田忌通过目光交流后,田忌说道:“诸位将领,打败魏军的时刻到了,下面请军师发布军令。”
孙膑于是下令道:“田盼带领部下袁达、独孤陈去马陵道设伏。先派士兵把马陵道的树木砍到,杂乱地横在道路上,不让魏军前行。留下其中最高大的一颗树,刮掉一侧树皮,露出白色树身。然后在上面用黑炭大写上六个字‘庞涓死于此树下’,再在旁边写上‘军师孙示’。”
顿了顿,孙膑接着说:“袁达、独孤陈各选五千弓弩手,埋伏在山坡上的树丛中,只等看到那颗大树下火光点燃亮起后,就万箭齐发。”
田盼带领部将袁达和独孤陈领令而去。
孙膑又发布第二道命令:“田婴率领一万精兵,在距离马陵道三里处埋伏。庞涓前锋过来时不予理会。等太子申等所有魏军过后,便从后方截杀。”
安排军令后,孙膑自与田忌率剩余军队远远地驻扎下来,准备随时接应。
在这里我们插一句话,古代的伏击战中,伏击方那么明显,被伏击的将军瞎了吗?为何看不见。
其实,在冷兵器时代,伏击战体现的只是一种气势。居高临下,会给对方一种巨大的压力。
在马陵道伏击的齐军并不比魏军多,甚至可能少于魏军。而在被伏击前,庞涓轻敌冒进,且战场是在夜晚,隐藏起来比较容易,所以伏击的齐军没有被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