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盐业的框架,张骥已经勾勒完毕,在成本的基础上,加上想获得的利润,再加上盐课银子,就组成了出场价,大概是十五文到十六文。
但事物的发展规律,张骥自认没有办法干涉,零售价二十文是想当然,只会在临海地区实现。
商品是需要运输的,这也是成本,可以预见,离海边的盐场越远,食盐的价格就会越高。
但张骥觉得不会再出现以前每斤高达三百文的畸形价格,为此他设立了总代,由总代承担一部分运费。
苏北地区的总代,张骥给了白无忧,这是白无忧该得的。
南京畿的总代给了沈家,而浙江的总代,张骥选择了最早投靠过来的小盐商江才,这个人脑子里有点东西,是个值得扶持培养的人。
再往南的福建,两广,张骥把总代给了自己亲近的人。
张骥不是撒手不管,他控制着出场的食盐,在总代层面还会安排审计巡查,目的就是确保食盐的价格降下来,但又能让盐课税银恢复应有的水平。
临时工直销客的作用,张骥也没忘,这些人也是活跃市场的主力,可以蚂蚁搬家似的把食盐的价格平抑下来,是制衡总代的一个额外手段。
张骥是想增加大明在盐业上的税收,不让这部分银子被盐商和贪官污吏私吞。
但这个垄断的买卖注定会产生巨大的利益,保守估计,除去缴纳包税之外,最少能年入一百万两,当然不可能都是银子,还包括了其他实物商品。
有了这个恒定的收入,张骥也有信心重组大航海舰队,远的不说,起码能把南中国海重新纳入大明霸权的范围。
甚至海上力量的增强,还可能导致臭名昭著的倭寇的消失,这也是张骥十分在乎的。
提到大航海,张骥就想到了最近才了解到的,大明以朝贡为主的外贸体系。
哪怕是郑和下西洋,也是这种朝贡贸易体系的一部分,大明就从来没有考虑过经济利益,只看重政治影响力。
以至于大明对外经贸总体上是亏的,亏的最后都裁撤了郑和的大洋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