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袋子里拿出球”的题目,是初中生会去学的的。
在个别国家的个别时期,它甚至是小学生课本里的问题。
即“假设袋子里面有n个白球,个黑球,你随机取出一个球,取出黑球的概率是多大”。
而逆概率,则是一个反过来的问题。”
如果我们事先并不知道袋子具体有多少球、黑白球之间的比例如何,而是闭着眼睛摸出一个(或好几个)球,观察这些取出来的球的颜色之后,那么我们可以就此对袋子里面的黑白球的比例作出什么样的推测?”
当然,我们也可以用一个更加通俗的方式解释“逆概率”。
我们刚刚认识了一个人,不知道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而这个时候,我们看见他做了一件好事,那么,他是好人的概率就提升了。
但是,毕竟知人知面不知心,这里仍旧存在他是坏人的可能性。
——这就是贝叶斯学派了。
对于广大的物理世界来说,“逆概率”的情况,其实比“正概率”更为常见。
对于人类来说,物质世界太过复杂了。
人类往往无法把握一个现象之中的部条件。
而就算是做统计,“面调查”的情形其实也很少很少。
科学家最常面对的,其实是“取样调查的结果”。
也就是“面对一个不知道里面到底有多少球的袋子,随机取出的那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