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Z小说>历史>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八百六十二章 东施
    还是不服啊,我岂不是心持“道义”,既施义,又得利?

    “吉甫,我再说一件事。平安监推出后,那时海船技术不发达,对南海气候物产也不熟悉,每年都有淹死或者病死,或者战死的兵士与工匠,大臣反对,仁宗不忍,偏巧,西北战争爆发,为了维持战争费用,对全国百姓进行了暴敛,当然也不在乎平安监一年会死多少人了。随后我又与张方平推出银行监,大多数人将借款偿还的,还有少数人没有偿还,于是银行监拍卖其家产作坊田地,仁宗又不忍。我说了一句,若没有这些措施,长久下去,有几人借款愿意偿还?银行监最终会成为什么?再说,虽时有不好的事发生,终比他们借高利贷强。一旦破产,至少不会让他们沦落到卖儿卖女的地步,利息更轻得多。连银利监的利息都偿还不清,况且高利贷?后来还有许多不好的现象,平安监虽因为海船技术进步,对南海诸岛熟悉,每年仍在死人。为什么没有人再说了?利益!两监的利益几乎与几项专营等同,并且不象专营那样剥夺国家与中小商人利益不忠不仁,这是名正言顺来的利益,它绞成一张多大的网?”

    这一点,大家深有体会,当时韩琦不会想挪用银利监的一些分红,结果悲催无比。那时的韩琦手中权势,可以说远胜过现在的郑朗。正是利益圈太大了,就是那时的韩琦同样碰不得。

    “不提利益,我只对银利监发放贷款的对象,那一户人家不是富贵之家?也多是能偿还起的。可是放在五等以下户身上,就是没有低息,有几人能偿还得起?”

    “以前也有人成功过。”

    “是有人成功过,一是他们乃是名臣,二是时间短暂,偶尔实施,百姓感谢,那怕无力偿还,借也借粮借钱偿还,故得功。若长久实施,百姓还有没有感谢之心,有没有这个偿还动力?正如我所说,士大夫品德还好一点。可是青苗监一旦实施,将是全国性的推广,能不能尽用士大夫主持?主持的与银利监一样,皆是小吏员,他们与地方的小吏有何区别?为了盈利为了分红为了奖励,又挂着官方的名义,会不会强行推广?一旦强行推广,百姓无力偿还,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所以我与长公主殿下推出慈善会后,不作任何经营,前面得到善款,后面立即将它们散出,正为此故耳。”

    “郑公,可下面的高利贷更恶劣。”

    “是,吉甫,我知道,那是私人之间的恶行,那怕一年逼死了一万人,与朝廷并无关系。一旦朝廷实施,后果就要朝廷承担。私人之间能逼死一万人,朝廷逼死一千人,都是承担不起的。其实介甫也说过,我做了回答。以后会管的,但非是象青苗法这样管。我听到许多人向我询问银行监扩股的事,现在不行,一是国家没有钱帛做为本金。二是国家还缺少足够的金属货币做为流动货币。三是职员还有些生疏。会扩的。等这三条逐一解决,会分两次扩股,一次除边区或者羁縻州外,所有州与两万户以上的大县增设银行监。这是第一次扩股。最后一次便是推广到所有州县与镇!最少要十几年之久。没有这个时间就解决不了国家的本金,货币,以及熟练三大问题。十几年后这些问题将会渐渐克服。一旦推广到所有县与镇,争的不仅是商人借贷。也会象百姓借贷。缓解百姓的高利贷之苦,二也是为了盈利。十几年后,职员业务熟悉,就有能力甄别向何人放贷。至少能放能收,减少不必要的争议,以及一些不好的事。没有这个时间勘磨,匆匆忙忙实施青苗监,后果不堪设想。”

    远不止这些,但郑朗没有再说了。看着大家,又说道:“那时。我大约就会请求致仕,因此希望大家不要象现在这样固执。钻牛角尖,看问题看得长远一点,学会欣赏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否则,就算逼得我不能致仕,功成身退,老死在中书,我死得多半也会死不瞑目。”

    有意放出这句话。

    时间短,问题多,自己呆在中书自然没有多大问题。时间一长,危机渐渐化解,甚至有可能欠负还没有偿还呢,有人将矛头就对准自己了。那时候不是对事,而是对人。想找毛病,岂不是很容易?

    然而自己并没有到下的时候。

    有意说出这句话,国家治好了,一系列布置落实下去,自己不用你们烦,俺也要退了。

    赵顼喃喃道:“即便十几年后,郑公,你才六十几岁。”

    六十几岁,仍然是官员的黄金年代,退了很可惜。

    “水满则盈,月满则亏。不过那还是十几年后的故事,还早呢,这十几年时间,道路得一步步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