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Z小说>历史>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
    古怪的事更多,比如韩绛,他在杭州做过郑朗的下属,杨寘是杨察的弟弟,杨察也做过郑朗重要的属下。外加上一个八十七的学生严荣。抛去严荣不提,前四名当中,有三人与郑朗沾有关系。

    大臣看着这份榜单,先是失神,然后纷纷进谏,这种情况不能发生。

    赵祯也啼笑皆非,非是有意的,这是真才实学得到的名次。然后商议一下,杨寘连中两元,凑一个吉利,索性点为状元,成为宋朝又一个大三元。王圭与郑朗没关系,从第三拨为第二。然后选择第三,按照道理来说,王圭、韩绛已有官职,更应避嫌,韩绛老子是韩亿,王安石老师是郑朗,权衡轻重,第三应当赏给王安石。

    可是很多大臣纷纷要求探花还韩绛,反正皆是避嫌,那么拼爹吧。郑朗前途无量,然而韩家力量更强,韩亿人脉更广,韩绛是韩亿的亲生儿子,王安石仅是郑朗的学生。

    大家疏忽了一点,拼爹韩绛也未必拼过王安石。

    王安石身后站着的只有一个郑朗,但郑朗身后还站着一个人,赵祯。

    赵祯略有些不悦,说道:“王安石原是状元,再逐三甲,过了。”

    一片安静。

    皇上发了话,再罗嗦,就是有意针对郑朗来的。

    郑朗人畜无害,也不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老好人,看一看杨偕如今的下场。在沧州上奏,奏子赵祯看都不看,直接归档。

    榜单发出,许多举子瞠目结舌。

    郑朗六个学生,四个学生参加科举,皆是一次性通过。还有两人,这两人是范仲淹的儿子,老师是郑朗,老子是范仲淹,想通过科举,还能难吗?这是什么样的命中率。

    不仅如此,郑朗教导的不仅是学问,还有做人立事,吏治之能。相同的名次,不进入官场则罢,一进入官场这些吏治之学问,马上就产生不同的。

    许多人捶胸顿足,当初郑朗仅是一个少年,真将儿子强塞给他做学生,他能不收?

    想一想,即便韩亿八子,资质不凡,也不敢说个个中进士,只好求赵祯开后门,开得天下举子纷纷抗议。

    现在不行了,郑朗位高权重,又十分忙碌,不敢强求他收学生,也不会收学生,自己学生都没有空教,岂会收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