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传道、授业、解惑。
人之为学,必有疑惑不解。
譬如:“(马)融素骄贵,(郑)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
便是儒宗,求学时,亦有疑难未解。怀揣疑问三年,而不得消。待召见楼上,问毕辞归。
试想,蔡琰凡有存疑,必问其父。蔡伯喈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蔡琰又何必,苦等三年。
如庖丁解牛,迎刃而解。自然知行倍增,一日千里。
然正如儒宗所言。天下又有几人,能如蔡琰这般。且自蓟王并县为国,寒门亦渐无存,皆奔爵民而去。家中境遇,今非昔比。更加蓟国五百城港,二千万民。文兴武胜,蔚然成风。蔡琰一人之力,又岂能与千万之众相抗。
终归“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心念至此,蓟王豁然开朗。不禁慨叹:“无与伦比蔡昭姬。”
此言一出,百官惊动。便是国老席列,亦纷纷侧目。
蔡少师,正襟危坐,与有荣焉。
“昭姬无比”、“蔡姬绝伦”,遂成典故。
典出蓟王,金口玉言。凡拜读《朝闻日报》刊载蔡琰殿试考卷。无不震惊无以复加。没错,正是博论杂谭:天圆地方。
卷尾附加,乃出蓟王命题。必然万众瞩目乃其一。
谓“上行下效,投王之所好”。蓟王好恶,必令国人蜂拥仿效,相沿成习是其二。
所谓“博论”,必旁征博引。又谓“杂谭”,定众说纷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