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楚的这段戏,在接下来不断上演着。
她几乎每走半条街就会找个人问个话,问的全都是些年长妇人,问完后哪怕这些人告诉了她答案她也不在意,下条街时继续问。
问了大概五六次后,江楚就没再问了,因为张家快到了。
无忧一路上都是很懵的看向江楚。
小姐不是这样的性子,今天这是怎么了,怎么做个好事还闹的满城皆知?
还有,重复的问题问个五六次,这是要干什么?
无忧的时间都是在江府里花的多,并不知道城中有关游子的一些言论,也不知道江楚这是想要搞哪出。
江楚也没给她解释,自己这么做当然是有用意的。
既然找到了仝安宝的家人,决定接他离开,那有一些局也该布了。
流言的威力自己可是真切体会过的,它能伤人,但也能帮人。
现在张婶在大家眼中就是善良又可怜的妇人,这是为什么?当然也是同样的方法。
她借城里百姓的口来宣传自己,容许仝安宝每天在外面跑,认识仝安宝的人越多,就会有越多的人知道她的经历和付出。
江楚也只是用了同样的方法,不过她觉得自己这招的效果比起张婶用的效果更好。
想想看,一边是有个寡妇因为好心收养了一个傻子当儿子。另一边是寡妇借收养之名,实则是想借傻儿子来赚取同情从而敛财。
哪件事传出去更让人震惊?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大家在关注这种坏事上有着天然的热情。况且江楚刚才“问路”的人都是那些儿女长大后自己没事做、成天在街上唠嗑闲逛的大妈们,正是属于最长舌的那个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