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宝卷的下场】
新朝明,旧朝黯;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这都是一般的道理,不是二般的,总有例外。
正有一股无形的外力推波助澜,努力促成北魏伐梁,南、北之间那场倾巢而动的大战役。
我们前文提到过,北魏任城王元澄因为征集军粮无果,紧急叫停了攻打南梁的战事行动,时间是公元503年年底,北魏的景明三年,南梁开国元年。事情只是搁浅了,因故搁浅,而非不了了之,北魏天子元恪和任城王元澄,一君一臣,关系好着呢,尤其针对南梁用兵这件事上,他们二人君臣同心,十分默契。
那个从南方出发,一路哭着、跋山涉水,凭着一腔孤勇抵达洛阳,硬是要说服魏主元恪答应他不情之请,即南伐梁武帝萧衍,替天行道。这个少年,姓萧名宝寅,南齐和帝的哥、东昏侯萧宝卷的弟弟。他可真算得上死里逃生,从南梁开国君主萧衍罗织的天罗地网中逃出来,向北边走,这家伙运气不错,心随所愿,竟然被大朝天子元恪诚心接纳并委以重任。
在此之前,萧宝寅的兄弟几乎全部成为萧衍的刀下之鬼,南梁开国的祭品,几乎都死光了。
梁武帝萧衍是中国帝王史上颇具争议的一个人物,他晚年嗜佛,心慈手软,最后被侯景所逼,饿死在台城皇宫净居殿,可萧衍年轻时候,杀伐决断,下手狠着呢!引用他之前写给哥哥萧懿的信,他哥哥萧懿本是南齐豫州刺史,崔慧景领兵造反,包围建康,萧懿率领着豫州兵南下勤王,将叛贼一网打尽,然后因功被齐帝萧宝卷封为尚书令,召其入朝。
萧懿一看是天子诏令,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远在雍州的担任刺史职务的萧衍十分反对哥哥不顾惜生死入朝的做法,他在给哥哥的信中说:“如今我朝中尽是奸佞小人,国主(这里指齐帝萧宝卷安)暗弱不明,兄长领兵勤王,贼寇平,兄长功高盖主,今听说国主有意召兄长入朝,不过是想夺取豫州的兵马,哥哥一纸空文就丢下豫州,只身前往金陵,弟思量,祸将至矣!古今欲成大事者,贵在当机立断,绝不妇人之仁,拖泥带水。故而弟衍劝兄长举义,我在雍州声援,我们兄弟大功告成,择一良君辅佐,成就伊尹、霍光之美事。”
信寄出去不久,交出兵权前往朝廷赴任的南齐尚书令萧懿,果然被萧宝卷派去的内监鸩杀。
萧懿死前,其僚属徐曜甫通过老乡先获知这一消息,为了营救明公,徐曜甫秘密准备船具行李,一切收拾妥当,他才劝萧懿乘船逃生,西奔襄阳,投靠弟弟萧衍。尚书令萧懿拒绝了,从容说道:“人生皆有死,自古以来,岂有叛逃而走的尚书令。”
比起哥哥萧懿,萧衍有自己的行事风格,当他听闻哥哥萧懿冤死的消息,萧宝卷昏庸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于是暗中招兵买马,伺机谋反,去到建康细作回禀他在建康城的本家兄弟、儿侄辈们纷纷变卖家产,贿赂当朝权贵,且基本上都有找到稳妥之处躲藏。此时的萧衍再无顾虑,传檄荆州刺史长史萧颍冑,和他联合一夜起兵。
萧颍冑不久病死,萧衍率领义军南下攻破建康,以摧枯拉朽之势瞬间摧毁了萧宝卷主政的北齐政权,一代昏君死得其所,百姓为其奔走相告。
萧宝卷是年轻帝王,是中国帝王史上猪猡一样的混蛋皇帝,也是可怜人。
老话讲:德不配位,必有余殃。这话也适用于齐明帝萧鸾之子萧宝卷。
萧宝卷个性十分鲜明,总结起来说就是孤僻、乖张、我行我素,加上他打小相貌丑陋、行为显得粗鄙、所以一旦权力加身,他就想脱缰的马犊子一样,胡作非为,东奔西突,丝毫不加收敛。萧宝卷作为南齐的第六位皇帝,因为萧衍举义兵大军压境,萧宝卷被自己养的奴才亲手杀害。
提起萧宝卷的荒唐残暴,那也没谁了,他是齐明帝萧鸾的次子,因为生母刘氏(被封为皇后)早亡,由潘妃抚养。萧宝卷自幼口吃,不好读书,不学无术,整天只知道瞎玩,和伺候他的太监、侍卫一起,上树掏鸟蛋、挖洞捉老鼠,夏天捕蝉、冬天捉鸟,常常弄得通宵达旦。萧鸾一生钻营,忙于算计别人和军政大事,没空管孩子,萧鸾的长子庶出且残疾,难以承接帝位,公元494年,幸运的萧宝卷被齐明帝萧鸾册立为皇太子,入住东宫。公元498年,七月,齐明帝萧鸾去世,萧宝卷顺利继位,成为南朝齐第六位皇帝,改元永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