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围绕着突厥人的入侵,还有刘武周进攻洛阳之事,让萧枫更为清楚地认识了一些现实情况。
萧枫最大的感觉,是秦王李世民,所面临的困境,远远超乎他的想象之外。
确实,李世民的手段,也让萧枫暗暗佩服,能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依旧将洛阳推到东都的位置上,着实可以看得出李世民的通天手段和长远目光,也足以证明,他是值得自己扶持之人。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可分析出来,这边李渊刚刚确定要将洛阳立为东都,那边的颉利可汗,便是亲率二十万大军,再加刘武周的十万精兵,逼近洛阳而来,这难道只是个巧合么?
若是颉利可汗真的想要图谋唐都长安,他走的路线,便不应该绕了这么大的一个大圈。
这只能说明,颉利可汗的目标,名义上遥指长安,实际上也只是图谋洛阳而已,因为突厥人连续攻克文城郡,龙泉郡和绛郡,占据了汾水和黄河之间的大块地盘之后,虽然可以西渡黄河,逼近长安,同样可以南下汾水,挥兵洛阳。
这么一来,就可以解释,为何突厥人会舍近求远,绕这么一代圈,进入中原。
毫无疑问,若是突厥人最终击溃李孝恭和李世民的大军,那大唐必定和突厥人议和,放弃洛阳,以换取突厥人的退兵。
现在的突厥人,是谁都惹不起的势力。
从这个角度分析,也可看得出来,颉利可汗这是在利用大唐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的内部矛盾,制造机会彻底打压李世民。
想必,颉利可汗也是清楚,李渊将洛阳立为东都,事实上,便是又有重新想要重用李世民的想法。
但是颉利可汗为何要如此打压李世民?他为何冒着和大唐彻底对立的风险,替刘武周如此兴师动众?
或者说,是什么人,如此担心李世民的重新得势?
这才是萧枫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当然了,萧枫心头清楚,此中有一个人,肯定是不希望见到李世民重新得势的。
这人就是高丽皇帝金镇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