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秋漓兴奋道,“王爷,如今有了人证物证,是不是可以向赵献球下手了?”
杨怀仁还在思考着,眼神却瞄向了小生子。
小生子自然明白这个眼神的含义,忙又跪下去磕头,“小生子愿指证赵献球的罪行!”
杨怀仁摇摇头,“不够,还不够……”
管秋漓以为杨怀仁说的是证据还不够,忙说道,“证据够了啊,有赵斌等一种漕军的口供,又有小生子这本账本作为物证,不就是人证物证俱全了吗?”
杨怀仁还是笑着没回答他,而是向小生子问道,“小生子公公,你觉得我们掌握的证据,足够抓赵献球了吗?”
小生子也不抬头,但却倒像是头顶长了眼一般,很明白杨怀仁此刻冲着他笑,又特意询问他的意见是什么意思。
管秋漓只听出了话里一层的意思,小生子却听得出两层意思。
杨怀仁说的不够,第一层意思便是表面上说的证据还不太足够了,而第二层更深层次的意思,则是说的准备工作做得还不够。
其实小生子从管秋漓嘴里听到赵斌口供这几个字的时候,就明白杨怀仁要扳倒赵献球是势在必行了,赵斌都招了,杨怀仁也一定掌握了很多证据了,他只是在等待一个最佳时机罢了。
至于为什么等这个时机,管秋漓这种长期蜗居宫中对世事不闻不问的主儿自然不懂,但小生子却是明白的很的。
杨怀仁抓了赵献球,以赵献球的特殊身份,他私自处置了的话,会引起朝堂上那些大佬们的腹诽,正常的做法是把赵献球押解回京,等官家下旨来给赵献球定罪。
但这样的话就有变数了,赵献球押解路上会发生什么,他到了京城后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对杨怀仁来说自然是百害而无一利。
既然杨怀仁选择了要对付赵献球,就一定会让他死在自己手里,绝对不会给他任何逃出生天或者报复的机会。
所以这个时机就很重要了。小生子想明白这些,直接说道,“小生子甘愿为王爷效犬马之力,回到赵献球身边。”
“回去?”管秋漓不懂了,“难道不抓他吗?你还要回去他那里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