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定了大明王朝宗室改革的慈庆宫对,就在这样的历史机缘下进行了。
朱常洛和钟化民就底层宗室们的生机问题深入的探讨了改革方向,为以后的藩王制度改革也奠定了雄厚基础!
据后世史官研究,这是一场具有伟大意义的对话。这场对话从某种意义上它再次的革新了大明,腾飞了大明。
从朱常洛冠礼以后,时间飞速的流转到了万历二十四年。
这一年距离朝鲜之役结束已经过去了一年的时间,在朝鲜之战中,李如松还是如原来历史发展的那样,他依旧是整个战场上那个最靓的仔。
就在祖承训首战失利以后,让努尔哈赤蒙受了巨大损失后,辽东巡抚郝杰面对朝廷的催问,最后不得不让出部分的军事指挥权,让辽东总兵李如松接掌了前线的军事指挥权。
不过李如松在接权的时候也发生了一点小插曲,毕竟李家在辽东军队里的势力实在是太大了,令人不得不有所顾忌。
但是犹豫前线的战事迟迟打不开局面,最后兵部直接空降过来了一位右侍郎,这位兵部右侍郎就是大明开国二百年来的第一位任经略的宋应昌。
朝廷任命宋应昌经略备倭军务,并诏命天下督抚举将材平倭。在磨叽了几个月后,发现还是没有一个能独挡一面的抗倭人才,最后不得不任命李如松总理蓟、辽、保定、山东军务,并充任防海御倭总兵官,其弟李如柏、李如梅为副总兵官,一同开赴朝鲜。这下子李家一门三兄弟就全来朝鲜战场刷战功了。
为了这次只许胜不许败的战斗,万历皇帝和兵部也发了狠!直接从全国范围调集了4万的精锐部队开到朝鲜。而且,所以的费用还是万历皇帝的内帑出。
对面如流水般的军费开支,万历皇帝恨倭寇都恨的血压飙升,胸口都疼了好几天。
这挨千刀的倭寇就是欠收拾!
征集来的这支联合军队的主要构成如下:李如松带领的辽东铁骑有1万人;宣府和大同两镇也各选了精骑8千骑;蓟镇和保定两镇也各选了精锐步兵5千人;还从江浙也调来了步兵3千员。
同时,四川副总兵刘铤也率领了5千川军,做为后续部队朝着朝鲜进发。
到了万历二十二年的年底时,李如松率领的大军也终于进抵到了朝鲜平壤城下,接着李如松就跟驻扎在平壤城的倭寇第一军团小西行长的18000余人战于平壤!
平壤城易守难攻。东边有大同、长庆二门,南有芦门、含毯二门,西有普通、七星二门,北有密台门等七座大门,然后还有牡丹峰高耸其中,地形甚是险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