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Z小说>青春>小霸王孙策 > 第三十一章 南郑之战
    建安十三年四月,孙策引兵三万出梓潼,经剑阁北上,征伐汉中。

    尽管筹措粮草,募集兵员做得迅速,但是孙策却并不急于进逼。以江东军行军惯例,倘若轻装疾进,即便蜀道艰难,亦只需十日即可兵临南郑城下,然而孙策花费了半月有余方才进入汉中的地界,他选择缓进,出于更加缜密的考虑,他需要给予杨松足够的时间收集完整的军报以作出最符合其家族利益的评估判断。

    然而当孙策踏入汉中的一刻,眼前的一切无不令其惊讶。张鲁割据汉中近三十载,大汉法令于此处已丧失殆尽,军民所遵循的皆是天师道教义。虽无律令统驭,百姓的生活却是有条不紊,罕有作奸犯科者,此番情景颇为出乎孙策的意料。

    已经三十三岁的孙策在与士族门阀交锋的数十载中,并非没有想过直接将世家力量踢翻,但是经过多年政治斗争的磨砺,他已经不再是当年一意孤行的年轻人。在与江东、荆州、益州等地的士族门阀进行若干次暗中角力后,孙策已经掌握了世家政治系统的命脉。其治下的政治局面看似平衡,事实上士族的政治势力在急遽的衰退,多数曾经声威赫赫的大家族只剩得一个富贵的空壳和一群无用的子孙,这与孙策在权力场上的铁腕统治不无关联。在征伐汉中前,孙策已经决定故技重施,但是目前看来,杨松或许可以凭借家族的力量令汉中易主,但若无张鲁,恐难得汉中的民心。

    贾诩似乎也很是震惊,他向孙策笑道:“在下这次算是看走了眼,张鲁据此间三十载,表面装神弄鬼,实际精明的很。主公在汉中的胜利,只能是双方的共赢,而非你死我活了。五斗米道原来竟是张鲁的护身符。”

    孙策苦恼的道:“我本想仿益州旧事,压制杨氏势力,再择一山清水秀之地安置张鲁,以防其旧部挟其作乱。如今看来似乎不妥。如何善后,颇费思量。”

    贾诩思虑一番,道:“张鲁善以道术惑人,汉中百姓视为神明,万不可纵容小视。主公或可令其自污名声,视其行止再做定夺。”

    孙策在马上略略躬身道:“请文和先生教我该当如何处置。”

    贾诩手捋须髯一笑道:“主公太过爱惜自己的羽毛了。也罢,这等恶事原该我这天下毒士所为,主公破城后只需将杨松的家眷交予在下即可。”

    孙策犹豫道:“我平生惟仗信义以招俊杰,犹惧其不来也。若杨松助我夺汉中,则为有功之臣,杀之有失信义,恐天下智谋之士闻而自疑,裹足不前。”

    贾诩道:“杨松蠢物,以他的秉性,此时必在南郑城中勒兵备战,以求与主公谈谈条件,讲讲价钱。战场上刀兵无眼,生死由命,这一节主公无须担心。”

    孙策闻言心中轻松,凌空一挥马鞭,感慨道:“就算悖逆都不肯失了士族的体面,声名之累,竟至于斯,实在可笑可叹!”

    建安十三年四月二十七日,孙策兵临南郑,不出贾诩所料,在江东军已成摧城之势的情况下,杨松并没有劝张鲁捧旗出城投降,而是集结人马于南郑城西,意欲将江东军阻挡在南郑之外。

    江东的前军一万五千人已经结成阵型,孙策在阵中问周瑜道:“杨松到阵前没有?可有什么消息传来?”

    “仅凭旗号辨别,中军约一万人应是杨松的部署。”周瑜又从袖中抽出一封密信呈上,“方才由杨松心腹送来营中,约定在交锋之际阵前倒戈。”

    “若是杨松有所举动,敌方阵型必乱,我军即可一举冲阵。”孙策斟酌片刻,“张鲁雄踞汉中近三十载,以教义统治,竟致民心稳固太平无事,实在令我惊异。面对这位‘天师’,难免要先叙礼再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