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青的一杯茶,一缕香使得三人修为都在短时间内提升了两个境界,差不多步入到了上品金丹之境·寿元也增加了不少,虽然说不上是恩同再造,但也相差不远。正所谓大恩不言谢,三人在冷静下来后,也只是简单的朝徐长青行礼道谢,但心中却已经隐隐决定·如果徐长青提出的要求不是太过,他们定然会遵照行事。
之所以龙门三公会有如此转变,除了徐长青令他们的修为提升以外,也是因为徐长青本身高深莫测的境界修为以及出手之阔让他们感到咋舌。随随便便拿出来的东西就能够让他们修为提升,可见其背景深邃、家底丰厚。
此外,致远堂文卷、道理两脉分家也算是很大原因。致远堂一直以来都是文卷一脉的文明大夫、文道贤人掌管传法授道之事,道理一脉的三公、六部、九卿等儒仙负责门中大小事务的管理,两者相辅相臣,合作无间。可自从道理一脉分家离开之后,文卷一脉开始掌管致远堂事务,虽然文卷一脉也不乏治世能人,但他们做事手法上却少了几分圆滑,多了一股极为浓厚的书呆子气。
拥有这种书呆子气的大夫、贤人认为这个世界非黑既白,眼中容不得半点沙子,而且还有一种文人相轻的本能,对离开的道理一脉极为不满,甚至可以说是怨恨,所以对门中残留的道理一脉儒仙也打压得很利害。
龙门书院虽然挂属在文卷一脉门下,主要事务也是传道授业,每个人所修儒法也是文卷一脉的筑基儒法之一,但其做事准则却更像是道理一脉,单看龙门书院管理职务的名称乃是三公、九卿等礼记记载的王朝官职,而礼记乃是道理一脉的根本经典之一,便可见书院和道理一脉的关系有多么紧密。
原本道理一脉迁移到外门灵山之前,也曾邀请龙门书院随他们一同离开,只是龙门院的弟子们虽然心动,但他们却很冷静的拒绝了。他们的修为或许不能和致远堂道理一脉的儒仙相提并论,但对于权谋大略的智慧却不输给任何儒仙。他们很清楚龙门书院的根基在内门灵山的凡人界,若是迁移到了外门灵山,只会像是无根枯木一样逐渐死去,因为那里的凡人城池完全不适合龙门书院传道授业。
虽然龙门书院最终留了下来,但文卷一脉对他们这种左右摇摆的分支却并没有半点好感,只不过之前那些大夫贤人们正忙着平息致远堂内乱,填补道理一脉离开后留下来的权利空位,以及重新制定宗门职务,消除道理一脉在致远堂的影响力。如今,致远堂已经有惊无险的度过分崩危机,恢复到了平静状态,即便这种平静状态只是表面上的平静。已经空出手来的文卷一脉则开始收拾那些在分家一事上左右摇摆的分支势力,而龙门书院自然也是名单中的一员,今日这道暗藏杀机的法旨则是文卷一脉所用的阳谋手段,虽然不怎么高明,但却非常有效。
古语云
“良禽择木而栖”
,又云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既然致远堂文卷一脉不念龙门书院众弟子的苦劳,将他们视为蝼蚁,他们心中也感觉没有必要为现在的致远堂尽忠死守,而眼下又有了徐长青突然出现但却极为合适的投靠对象,对方也尽显招揽之意,自然心中抵触情绪也就小了很多。
相比起致远堂修性文卷之气的古儒来,龙门书院的弟子更像是世俗人间的儒生,择主而事,醉心功业。只是他们三人对徐长青本人身份以及来此目的还不了解,有些担心被人利用,也担心是文卷一脉设下的陷阱,再加上本身还是对致远堂怀有一丝期望,所以也没有显得对徐长青有太多热情。
“单单几片茶叶,一杯茶水,便让我等修为大进,三界之中能够有如此神效的灵茶,恐怕也只有仙宫玄元天那株百灵仙茶才能做到。这香片也来历不凡,应该是外门灵山灵药三山特产的青龙木香片。”
龙门太傅回味了一下口中残余的茶香,又嗅了嗅已经燃尽的焚香,一边在心中推测,一边试探性的问道:
“看来道友的身份不同反响呀!就是不知道是上边的,还是下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