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在甲午战争之前,有人用正宗的老秦腔在京都对建筑一番指手画脚,哪怕是日本的建筑学者,都不得不仔细聆听他说的话,并觉得很有道理。
如今的情况是一样的。
这就是刻在骨子里的,继承自先人的遗产。
当然了,一般来说古老的语言都是复杂和繁琐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最终会被更先进的语言慢慢替换和淘汰。
也只有中文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以独特的书写系统、简洁易用的语法习惯、简单省力的发音方式,成为独树一帜的,一脉相承的古老语言。
梵语也好,古拉丁语也好,都已经功能性灭绝了。
当然,如今的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本质上来说,也可以被认为是古拉丁语的方言。
但是如今大明随便一个小学生都能读懂两千年前诸葛村夫的《出师表》,体会到字里行间真挚的感情,但一个普通的欧洲人,是别说两千年前的文章了,就是几百年前的古籍就看不懂了。
仅仅两个半世纪过去,现在的英国人甚至都读不懂莎士比亚的原文,只能读学者翻译成现代英文的书。
正因如此,哪怕明知道朱富贵这个暴君在扯淡,可当听到如此标准的古拉定正音,那些来自欧洲各国的外交使节、老贵族们,全都不自觉的,先入为主的自我催眠,增加了言论的可信度。
“……”
“大明是友善的国家,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
“两千年前,来自汉朝的使者寻找传说中的大秦,罗马的智者也对强大的中华赞不绝口;五百年前,朕的老叔爷曾经与拜占庭皇帝惺惺相惜,共立盟约;如今,朕也与神圣罗马帝国与绿罗马帝国的皇帝们举杯共饮。”
“世界足够大,容得下大明与罗马。”
“但是,天无二日,世无二罗,朕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