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显然是体制的问题!
是肮脏卑鄙的英国人,将这些能歌善舞的热爱和平人士,变成了凶残的劫匪。
朱富贵准备在欧洲大明系报纸上刊登一篇《橘生淮南》的文章去,稿子就让伊博文代笔好了。
话说来,随着战争的深入,已经有不少大明系的报纸被欧洲各国铲除了。
但随着大明的英镑叮当作响,一家大明系报纸倒了下去,千万家大明系报纸站了起来。
如今,哪怕在伦敦街头,都能买到伪装得很好,用春秋笔法,皮里阳秋的手段引导舆论,带节奏的报纸。
如果顺着其背后复杂的股权顺藤摸瓜,最后都会指向大明礼部的外宣部门。
最让朱富贵摇头无语的是,这篇谴责鞑靼人暴行的报道,居然是在第二页上。
《泰晤士报》头版头条居然是:
【在丘吉尔首相积极的经济政策下,这场战争和过去无数次战争一样,再次推动了帝国的经济发展,根据相关专家预计,在刚刚过去的1873年中,大英帝国的经济增长将达到史无前例的17个百分点!这是属于大英帝国的奇迹!】
果然,一些印度人的死活相对于伦敦金融界的盛宴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朱富贵喝了口肥宅水,忍不住为伦敦金融圈的伙计们感到了担忧。
上一次黑色星期五股灾时,银行家排队跳楼,真可谓占尽天时,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犹在眼前。
短短二年之后,这里竟至于一变,而成为全体伦敦人的葬身之地了么?
英镑一旦暴雷,其影响力可不是伦敦交易所总市值千万英镑级别的铝相关股票可以比拟的。
哪怕你不参与金融交易市场,但只要使用英镑作为本币,就会遭到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