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膳的时候,心里不是很痛快的李世民看到对面三个笑意盎然的不停小声嘀咕小子,特别是一脸憨笑,见牙不见眼的房遗爱,李世民就觉得堵得慌,心想你们不是不喜欢读书吗,好,朕偏让你们进学,当下当着三位重臣和太子爷的面,直接下旨让三人过完年去弘文馆读书。
看到三个瞬间耷拉下的小脑袋,英明的李二陛下,顿感心情舒畅,轮番跟自己的三位臣子推杯换盏,反正明天沐休嘛。
接下来的日子,房遗爱每天往返于房杜两家,还不时的去太医院跟王老太医讨论杜如晦的病情资料和现状,经过两人不懈的努力,和太医院大量药物的调理,杜如晦的身体状况终于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当然,房遗爱也从中黑下不少的药材,帮助青娘调理身子,顺便帮助狗蛋强健筋骨。
对于房遗爱假公济私、中饱私囊的不端行为,王老太医睁只眼闭只眼,只装作不知道,反正杜如晦府中所用的药材都是经过皇上特批的,想来对于房遗爱的行为皇上一定一清二楚,既然皇上都没说话,王老太医也犯不上自己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再者,医者要想医术精湛,用药老道的话,必须经过不断的摸索熟悉药性,这中间所要消耗的药材可不是一般的多啊。
经过与房遗爱的接触,见房遗爱对医学上的理论功底很是深厚,王老太医不由得很是佩服药王孙真人家的底蕴,只是看到房遗爱的年龄,心下便认为房遗爱肯定没有太多的行医经验,对于房遗爱从中下黑口的事情,甚至采取了推波助澜的态度。
还时不时的趁房遗爱有空的时候,把他带到太医院的药房之中,详细的给他介绍每种药材的生长环境、辨识方法、药物性味和功用。其中有些现代已经大力开发的药物的功用,房遗爱也时不时很自然小心的透露给这位和蔼的一心培养后辈的老大夫。
对于王老太医的有心培养,房遗爱很是感激,也是很认真的抓住每一个跟老太医出诊的机会,认真学习王老太医的诊断手法和经验,遇到不懂得就虚心请教,王老太医总是很有耐心的予以一一解答。当然,对于医学中的一些不同观点,也时常见到这一老一少在太医院,或者是出诊之地,又或者是行进的路上,争吵的面红耳赤,互不相让。以至于,两人渐渐得到了老少医痴的戏谑称呼。
而整个太医院里大夫之间,也随着两人的互相交流和带动,出现了互相学习探讨的良好风气,对于诊治的一些疑难病例,每每也都大家找齐人员带上房遗爱,一起集思广益,大胆商讨,尽可能的找到病症的真实原因和治疗方法。
而治好的成功病例,也是大家相互交流经验的上好材料。
对于太医院的这种良好氛围和医术的大幅度提高,直接受益人李世民陛下很是欣慰,也大方的不计较房遗爱的小动作了。
可是看到儿子一心扑在医学上,房夫人很是发愁,又不好直接训斥儿子,毕竟他是奉旨治疗杜如晦才接触黄岐之术的,只能每天冲房玄龄抱怨,让他想法子劝劝儿子。
在得到房遗爱给予的无心朝堂的答复后,房玄龄也只能叹息一声,劝慰妻子道,“儿孙自有儿孙福,随他去吧,他感兴趣就好。反正过完元宵节,他也得奉旨去弘文馆就学。”
房夫人这才作罢。
只是看到母亲的目光总是跟随在弟弟房遗爱身上时,房遗直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酸酸的,涩涩的,还有着淡淡的失落。看着房遗爱每每不是去杜家,就是去太医院,再不然就是跟着太医院的太医出诊,回家也大都呆在自己的小院里陪狗蛋说会话,就抱着医书看,经史子集碰都不碰,也就怪志小说还会拿起来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