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议会大楼、陆军后勤仓库、火车总调度站等等要害部门,也都是如法炮制。
不过,也不是每一处都是这么顺利的。大公府和参谋部两处的战斗还在继续进行。前者地处塞纳河中的小岛,用大块石灰石垒成的建筑本来就能和混凝土建筑媲美,三十年前的那场围城战中又增添了相当多的现代化工事。属于私人领地的这里,防卫一向由阿尔卡蒂亚家的子弟和私兵承担,无论是军队还是情报部都插不进手去。大公本人似乎也嗅到了某种不同寻常的气氛,企图进行渗透的情报一课的探子们被当场识破,被机枪打成了筛子,之后来自第三师的突击队也失败了。他们的b4坦克被突然出现的flak36打成了一堆燃烧着的焦黑垃圾。起码在得到进一步的支援之前,这些胆小鬼是没法再进攻的。
而后者……
无论加利埃尼如何鄙视塔西尼中将,认为他是在比恩兰决战中横夺了伊利亚-阿尔卡蒂亚的功勋才爬到现在参谋总长的高位上,但比起参谋出身的加利埃尼,十七岁参军,从一介小兵一步步爬上将军的位置,塔西尼在实战经验和战场嗅觉两方面根本无可指摘。一接到与电报电话中心联络中断的消息,这位在高升为参谋总长的这四年来也锻炼出了政治嗅觉的将军便断然下令发出战斗警报,封锁参谋部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并亲自带领卫队防御在参谋总部的大门处。
塔西尼的强硬态度彻底震慑了参谋部内的动摇分子和投机派,关键时刻,情报处二、三课和一课剩下的一半情报员也倒向了他,这使得塔西尼获得了相当宝贵的兵力和时间。迅速将不可靠的军官和卫兵缴械并集中关押后,参谋总长还亲自率兵打了一场街巷伏击战,将先期赶来的第三师的一支部队彻底打垮。军心振奋之下,虽然政变部队向参谋部投入了比大公府多得多的兵力,但一时之间也难有寸进。
但加利埃尼将军并不很担心。在他的计划中,总有那么几处是不好解决的硬骨头。
明天,甚至不用等到明天,只要来自第三师和装甲兵士官学校的坦克和重炮部队到达。在坦克的重火力重装甲面前,这些现在看起来坚决无比的抵抗必将如同尘土一般被碾得粉碎。
塔西尼,这还都要多亏了你啊!
脸上露出了恶意的微笑,加利埃尼不无快意的想着。
自从那个伊利亚-阿尔卡蒂亚死后,戴着比恩兰决战的胜利者光环,身为军中少壮派领袖的塔西尼的态度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那个整日鼓吹趁着罗马军主力大损,进军弗莱芒乃至罗马本土的塔西尼不见了,代之以整天强调国力和军力都已使用到了危险的边缘,必须以和平协议换得喘息之机的参谋总长。
为了瓦解他曾经的支持者,军中少壮派的核心,那些曾在那个年轻的瓦尔基里亚麾下展现出无与伦比的战斗力的禁卫军官们被分拆开来。或者像托比-克劳斯少校这样发配闲散军区,或者像弗朗索瓦-霍普金斯上校这样以冠冕堂皇的理由剥夺军权赋闲在家,其余如提亚科姆中校、拉斯托尔斯中校,更是被拆的七零八落。曾经每个人都有资格佩戴月桂叶花环的禁卫装甲旅,随着那些精英们的离散,重新又恢复成四年前那支乌合之众般的队伍。
更令军中,乃至于民间不满的是,身为军队的总领,塔西尼近年来见风转舵,和那个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和那群寡廉鲜耻的资本家们厮混在一起,旗帜鲜明的高唱和平。
罗马与赫尔维西亚之间,哪里有可能存在什么和平!
加利埃尼知道,这样想的绝不仅仅是他一人。那些从六岁起就接受军事训练的少年士官生,那些不计其数的兄弟袍泽死在罗马人手中的军官和老兵,那些有着房屋、农田和果树被罗马人的炮火摧毁,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记忆的中部和东部居民,那些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亲戚朋友在战争中死去,或者成为比死还不如的终身残疾的西部居民……
太多了,这些人太多了。众多的,拧成一股绳,拼死也要毁灭罗马的意志,绝不是凭着一纸和平协议和调换部队军官就能压制的下去的。塔西尼自以为通过马尔文议长,和大公,和那群贪婪的资本家们达成协议,然后将首都的武装力量削弱到一定程度就能撑到和平协议正式签订和公布的那个时候。如果不是某些人针对大公的那个野种的不断袭击牵扯了情报处二课的大部分精力,他本有可能成功的。不过很可惜……
“报告!”